|
活性炭-构造-原理-河南锐和供水材料有限公司活性炭是由木质、煤质和石油焦等含碳的原料经热解、活化加工制备而成,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、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表面化学基团,特异性吸附能力较强的炭材料的统称。[2] 通常为粉状或粒状具有很强吸附能力的多孔无定形炭。通过在隔绝空气的环境下,对固态的碳质物,比如煤、木料、硬果壳、果核、树脂等,在高温炭化的范围为600至900℃之间进行处理,然后在400至900℃的条件下,通过使用空气、二氧化碳、水蒸气或三者的混合气体进行氧化激活,从而得到想要的产品。[3] 炭化使碳以外的物质挥发,氧化活化可进一步去掉残留的挥发物质,产生新的和扩大原有的孔隙,改善微孔结构,增加活性。低温(400℃)活化的炭称L-炭,高温(900℃)活化的炭称H-炭。H-炭必须在惰性气氛中冷却,否则会转变为L-炭。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与氧化活化时气体的化学性质及其浓度、活化温度、活化程度、活性炭中无机物组成及其含量等因素有关,主要取决于活化气体性质及活化温度。 活性炭的含炭量、比表面积、灰分含量及其水悬浮液的pH值皆随活化温度的提高而增大。随着活化温度的增加,挥发物质的残留程度减少,微孔结构变得更加发达,比表面积和吸附活性增大。[3] 活性炭中的灰分组成及其含量对炭的吸附活性有很大影响。灰分的主要成分包括K2O、Na2O、CaO、MgO、Fe2O3、Al2O3、P2O5、SO3、Cl-等,其含量与生产活性炭所使用的原料有关。而且,在炭中挥发物去除的过程中,灰分含量会增加。
文章分类:
行业知识
|